【炭黑產業網】8 月 25 日消息,在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正帆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現場,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。控制中心內,碩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光芒閃耀,數十個監控窗口里,龐大的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著。反應爐內火焰烈烈燃燒,管道中物料滾滾流動,自動化機械臂不斷翻轉,然而現場卻鮮見工人的蹤跡。該公司副總經理葛首越緊緊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流,介紹道:“當下,DCS (集散控制系統) 正在協調多套設備開展深度聯動調試。” 在這片滿是科技感的 “無人天地” 里,一場基于焦化產業鏈的神奇變革 ——“點煤成金” 正在悄然上演。
作為碳基新材料產業鏈中起到延鏈強鏈關鍵作用的企業,正帆科技的一期工程兩大核心項目 —— 年產 5 萬噸以及 2.2 萬噸的特種炭黑生產線已完成調試。這兩條生產線將把河津當地焦化企業的副產物煤焦油、煤氣等作為起始原料,實現 “變廢為寶”。“靠近原料產地、整合產業鏈條,是我們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益,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所在。” 葛首越向記者說道。正帆科技依托河津市已有的焦化產業集群,巧妙選址嵌入產業鏈之中。從周邊工廠能夠便捷、高效地獲取上游原料,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與運營成本。
(圖源:河汾人家)
據炭黑產業網了解,在廠區的一角,兩座 7.5MW 的炭黑尾氣發電機組正發出陣陣轟鳴。“等一期工程正式投產后,這兩臺設備會收集炭黑反應產生的尾氣,驅動發電機組運轉。” 葛首越解釋說,“所產生的電力不僅能充分滿足廠區的用電需求,工業余熱產生的蒸汽還能反饋到生產環節,將能源利用率提升至最高。” 他著重強調:“這種能夠自給自足的底氣,源自對資源‘吃干榨盡’的循環模式,讓我們在環保與成本控制方面掌握了主動權。” 科技創新宛如這條綠色產業鏈的 “神經中樞”。DCS (集散控制系統) 就像一個 “智慧大腦”,實現了從原料精確投放、復雜工藝參數調節,到成品自動包裝的全流程無人化管控。這不但大幅提高了特種炭黑產品的穩定性與高端化水準,還顯著優化了生產能耗與排放情況,成為河津傳統煤焦產業向高科技、綠色化轉型的生動實例。
隨著調試工作的順利推進,未來的發展藍圖已近在眼前。站在一期工程的高處,二期規劃的場景清晰可見:預計到 2026 年,5.4 萬噸特種炭黑、4000 噸混氣炭黑生產線及其配套的 7.5MW 發電機組將破土動工。葛首越表示:“我們會持續沿著‘焦化 — 深加工 — 高價值新材料’這條產業鏈深入拓展,目標是成為特種炭黑市場的領軍企業。” 正帆科技不僅讓煤焦副產物開啟了一場 “涅槃重生” 的旅程,更揭示了資源型城市突破困境、實現轉型的秘訣。當循環經濟與智能控制在這里相遇,炭黑不再僅僅是普通的工業色素,而成為資源高效利用的 “黑色藝術”。在正帆科技的宏偉藍圖中,一個更為宏大的愿景正在逐步形成 —— 當眾多鏈上企業攜手共進,一條現代化的煤焦油深加工產業鏈正在山西腹地蓬勃興起。